近日,京城某体育广播节目邀请某体育媒体某记者担任嘉宾,针对原山东鲁能球员周海兵退役一事发表看法。海滨退役,既让人感到正常,又让人感到可惜。作为85黄金一代中国足球的代表人物,随着年龄的增长,踢起球来定会力不从心,比一比30岁就被迫退役的宿茂臻,35岁的周海滨应该没有多少遗憾,毕竟在鲁能经历了球队和个人最辉煌的时期,联赛和足协杯冠军甚至“超霸杯”奖杯都摸到过,还成为了最年轻的国脚,试问,这样的荣耀在中超还有哪一名球员经历过?
一个人到期退役就像到了年龄退休一样,稀松平常,哪有那么多的遗憾?哪有那么多的感慨?但有人就喜欢踅摸个事儿嚼它一嚼,非要碰出点火花不可。这位媒体人就又谈起来当年周海滨留洋失败的事情,说起了山东鲁能俱乐部如何为他的留洋行动设置障碍,同时也针对球迷对周海滨当年“固执出走”行为表达了不满,进而得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结论:中国足球发展不好,球迷也有很大问题。
当然,说得更明白一点,这里所谓的“球迷”自然是指“鲁能球迷”,也就是说,他认为鲁能球迷当年在周海滨留洋问题上一些“不理智”的行为让中国的足球梦变得渺茫起来。球迷花钱看球,倒成为影响中国足球发展的“主凶”,这帽子也够大的!
中国足球为何上不去,原因其实很多,但主要的原因绝对不会如这位先生所说的“球迷问题”,我们说,球迷的作用再大,也不会大到影响中国足球发展的地步,这也太高估球迷的能力了!
其实谈到周海滨留洋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山东鲁能俱乐部和周海滨本人。当时俱乐部不放周海滨走的主要原因是感觉海滨留样的时机不成熟,尤其是周海滨所选择的荷兰埃因霍温俱乐部,中国球员对其并不十分了解,并且在中国球迷心目中,知名度也并不是很高,因此从俱乐部这方面来讲,是很希望周海滨能够找一家比较靠谱的英超球队或者德甲球队,因为在这些国家,亚裔球员的水平已经得到认可,即去即用的可能性比较大。不管怎么说,能够上场比赛,跟大牌球星同场较量,水平才会有所提高。如果只是去看饮水机,甚至连跟队训练的机会也很少,这种“待遇”与一个球迷得到的又有什么区别?那还不如老老实实在中超多踢几场球,多拿几个冠军。
然而,那个时候周海滨出国的积极性却非常高涨,一则那时的他的确在鲁能、在国足、甚至在国青都有位置,连他自己都认为这时若不出去以后真的没有机会了;再加上经纪人的不断从旁怂恿,周海滨终于跟鲁能俱乐部签订协议,带着一团热火直奔埃因霍温。然而到了那儿之后,正如鲁能俱乐部所料,周海滨根本就没有得到证明自己的任何机会,一个赛季0出场0进球0助攻的尴尬数据,可以说周海滨是在那儿“混”了一年。面对此情此景,他无奈只能打道回府,目的地仍旧是山东鲁能。
这说明,山东鲁能跟周海兵并非像外界说得那样“撕破脸”,毕竟海滨对鲁能还是有感情的,而鲁能能够敞开胸怀接纳他,也说明俱乐部对这位自己培养的天才球员还是喜爱有加的。当时的常务副总韩公政对周海滨的归来表示了热情地欢迎,不过也没有忘记“敲打”他一下:“以后若有一个好的想法时,还应该有一个切实可行、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去把事情做好。”这个“好的想法”说明什么?这说明当时的鲁能高层还是非常欢迎自己的球员能够正常出国留洋的,而外界对鲁能俱乐部的抹黑却完全另一个样子。只可惜回来后的海滨由于在国外缺少系统的训练,再加上这次“挫折”给心理上带来的影响,他的水平始终未恢复到“出走”之前的样子,尽管当时的主教练伊万诺维奇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这说明,外国的足球场并不一定是每一名中国球员的“天堂”,也并不是所有的中国球员都适合出去踢球,尽管有如此的决心也是令人敬佩的。假如周海滨不那么意气用事,在俱乐部再锤炼几年,然后由俱乐部负责考察操作到更靠谱的国外球队去试训,这样做无论对海滨本人,还是对鲁能俱乐部的稳定,都将是双赢的。
从鲁能球迷这方面来讲,对那时的周海滨是既爱又恨。作为一名自己俱乐部培养的球员,能在家门口看到海滨出色发挥,自然感到十分幸运和高兴,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把他当成了第二个郑智,这是对海滨“爱”的一种体现。然而海滨的不辞而别,又让他们感到十分失望,所以某些个别球迷考虑到俱乐部的苦心时,的确用了一些“不雅”字眼。但我不相信,这样也能成为阻碍中国足球发展的原因?花了钱看球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背了这么一个罪名,做中国球迷是不是太悲哀了?倒是一些媒体人,为了赚眼球,的确使出了浑身解数在打太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