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海滨 >> 海滨优势 >> 正文 >> 正文

青岛国企密集换帅

来源:海滨 时间:2022/8/3
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症状是怎样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102/5188965.html

近日,青岛国企迎来一波高密度换帅。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青岛城投集团、华通集团、城发集团、山东港口青岛港等国有企业“一把手”先后调整,而在年下半年,青岛也有公交集团、交运集团、地铁集团、财通集团等多家国有企业掌门接连进行了调整。

从几位国有企业“掌门人”的任职经历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曾在某一领域任职多年,并且彼此之间的职位调整也能相互产生联系,国有企业“掌门人”任期短、互为补充,或将成为未来青岛国企高层人事调整的主流模式。

编辑/张慧

审校/奥拜尔

7月12日,山东港口青岛港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贾福宁不再兼任山东港口青岛港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苏建光任山东港口青岛港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武成任山东港口青岛港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就在上月底,青岛华通集团、青岛城发集团也迎来了董事长的调整。王永亮任青岛华通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期三年),王元斌任青岛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期三年)。

而6月15日,青岛市政府任命陈明东为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任期三年)。

几人中,新任青岛城投集团董事长陈明东,从年底开始担任青岛华通集团董事长,他履新城投后,王永亮接替其出任青岛华通集团董事长一职,王永亮此前的职务是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

与此同时,他们在同一国企“掌门人”的位置上任职的时间也不长,陈明东在华通任职一年半后调任城投,新职务的任期为三年,新任华通集团董事长王永亮、新任城发集团董事长王元斌的任期同样也是三年。

三年的时间,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可以做的很多,却又不会因为同一领导的长时间掌舵而造成企业管理上的闭塞,对于推动青岛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更加灵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种人事上的新模式,同样也是青岛国企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对于这一方面,从年下半年多家青岛国有企业的掌门人调整中,便初见端倪。

年7月,青岛市政府决定,任命:赵海滨为青岛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期三年);刘学亮为交运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主持工作);邢昌友为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主持工作)。

一个月后,又有张建刚被任命为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期三年);王振海任青岛财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期三年)。

赵海滨在出任青岛能源集团董事长之前,担任公交集团董事长,而公交集团和交运集团整建制划转为城运控股子公司后,刘学亮出任青岛城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邢昌友则任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