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小牙
各位读者中午好,我是怀左,今天的文章来自我们星球小伙伴马小牙,这篇文章全是考研干货,希望对想要考研的小伙伴有帮助。
考研上岸后,有学弟学妹来找我讨经验,方法分享了不少,不过都过于零散。一直打算写篇文章,系统说一下关于备考的方式方法。一则事多,二来也确实懈怠,于是拖到了现在。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十月底了,距离22年考研不足60天。身为过来人,我知道大家目前顶着的压力有多大。帮不了多少忙,一些个人总结的学习方法,送给你们,没多少天了,还请再坚持一下。
考研不易,各位加油。
大学篇自报家门,我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一所普通的双非院校。绝大多数上岸的考生,本科都没有多么耀眼。考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你要知道,那些真正的学之骄子,他们不来挤这独立桥。所以,择校的时候,不要自卑,挑喜欢且在能力范围内的,这很重要。继续说我,从小到大,我算是个足以让爸妈骄傲的孩子。奖状一张又一张,糊满了卧室的墙;初中家长会上,我妈像个黄金VIP,手握优秀家长发言稿,昂首挺胸坐在教室最前排;都说清华北大难考,我就把复旦校训写在门口,来来往往,大伙看见了都夸这孩子有出息。复旦……算了,童言无忌。我叛逆期来得晚,恰逢高中家里突生变故,高考我是输得一败涂地。不知道你们是何时决心考研,四年前,在来大学报到那天,我就悄悄埋下了一颗考研的种子。虽然没想过考哪个学校,但去/深造,这股声音一直在我心中叫嚣。大学阶段的课程设置,分为实操和理论两块,对于实操课,我是肉眼可见比其他同学接收得慢,再加上兴趣本就寥寥,所以大部分精力我都花在了理论上。在这里多说一句,新传跨考门槛低,对于跨专业考生可以说是来者不拒。如果你是传播学或新闻学本土出身的学生,一定要在本科阶段踏实俯下身子,切不可松懈理论知识的学习。好好扎根,四年足以培养起一个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感知度,这是辅导机构里速成的跨考生所不具备的条件,也是你一骑绝尘的绝佳机会。用时间堆砌的知识壁垒,坚不可摧,它渗入你的思维,揉进考场上的一撇一捺里去。即便题型突变,相信我,你也有足够的实力,以不变应万变。此外,尽可能多练笔。有机会接触传统媒体最好,消息、通讯、时事评论,别挑剔,各种类型都要去尝试。没有这方面资源也没关系,生在互联网时代,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