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海滨 >> 海滨优势 >> 正文 >> 正文

鸿渐之羽渐卦之名背后的天文含义抱雪

来源:海滨 时间:2023/7/23
北京湿疹医院电话 http://pf.39.net/bdfyy/bdfyw/160303/4779916.html

《周易》第五十三卦,名为《渐》。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

一、鸿渐与日至

我们说过,《渐》卦与冬至和夏至有关。

浙大藏简《四日至》月令中,已经明确写着“日至鸿渐”,说明“鸿渐”的物候与冬至和夏至这两个“日至”有关,作者在卦中是以鸿雁之南北迁徙,暗喻太阳从冬至到夏至之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反复往来。

鸿雁迁徙,太阳往复

如果说《渐》第一句爻辞描述的“鸿渐于干”,暗喻的是日南至时候的冬至(诗云:“秩秩斯干,幽幽南山”),那么最后一句爻辞“其羽可用为仪”,对应的就是夏至时鸿雁换羽的物候。(鸿雁换羽时间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正值夏至,换羽时鸿雁的飞羽几乎同时脱下,在一定时间内丧失飞翔能力,所以此时鸿雁通常会在湖泊、海滨、河岸等人迹罕至之处换羽。)

换羽之羽

二、鸿羽和律数

我们说过,《周易》中的卦序数字是有奥妙的,而这些奥秘皆来自于《易本命》中记载的九九八十一,也就是律数。

《渐》卦爻辞最后一句“其羽可用为仪”中的“羽”,就与律数有莫大的关系。按照《史记.律书》的记载,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羽”,其律数与《周易》一书卦序中的三个数字有关。

第一个数字就是《井》卦所在的第48卦。

九九八十一以为宫。三分去一,五十四以为征。三分益一,七十二以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为角。《律书》

我们说过,《周易》第四十八卦《井》所对应的正是鸿雁换羽的夏至之时,那时候太阳这只神鸟所在的日躔,正是《井》卦之名——井宿!

与“羽”相关的第二个律数是《渐》卦的卦序53。古人以黄钟为宫,南吕为羽,而黄钟的标准长度取九寸,则南吕律管长度则恰好是5寸3分!!!

黄锺长九寸,其实一籥,下生者三分去一,上生者三分益一,五下六上,乃一终矣。大吕长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一百四,大蔟长八寸,夹锺长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千七十五,姑洗长七寸九分寸之一,中吕长六寸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万二千九百七十四,蕤宾长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林锺长六寸,夷则长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南吕长五寸三分寸之一,无射长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千五百二十四,应锺长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

与“羽”有关的第三个律数是64。《律书》又说:

黄钟长八寸七分一,宫。大吕长七寸五分三分。太蔟长七寸分二,角。夹钟长六寸分三分一。姑洗长六寸分四,羽。

也就是说,八八六十四的姑洗律数为羽声,同时又是《周易》一书的总卦数,而古代天子节八音、行八风所用的八佾之舞,正是用八八六十四人,手执鸟羽起舞的,恰恰是爻辞所说的“其羽可用为仪”!!

巧的是,早在五千年前的凌家滩玉龟版上,已经赫然刻有这“其羽可用为仪”的鸿羽!!!

其羽可用为仪:洛书玉版上的羽

三、渐台

既然鸿雁之羽的意象如此重要,为何作者不直接把卦名叫做《鸿渐》呢?

这不仅是为了简明而已,而是因为“渐”字本身也包含了“羽”的意思。

五音宫商角徵羽配五行,羽声对应的方位是北方水位,对应的时间则是“鸿渐于干”的冬至。

北方为羽

我们说过,冬至之时,古人有上观台视朔的礼仪。

那个视朔用的台,可以叫观台,也可以叫灵台,还可以叫做渐台。

渐,就是《渐》卦的渐。渐台的“渐”,应该是高的意思,比如《诗经》里面就说“渐渐之石,维其高矣”。

汉武帝作建章宫,也在太液池中建有渐台,后来王莽就是在这个渐台上被杀的。

那么,为什么不叫观台或者灵台,而是叫做渐台呢?原来,汉武帝修的这个台临水而建,而这个水,仿照的是天上的银河。

《史记·孝武本纪》:“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仰观天象,浩瀚银河的旁边,河鼓牵牛星旁,正有一颗名叫“渐台”的星座临水而立!

《隋书·天文志上》:“东足四星曰渐台,临水之台也”。

渐台正在牵牛上,银河中

巧的是,我们说过,牵牛初度,正是《周易》中的冬至日躔!!巧吗?还有更巧的。

本文为周易天文密码系列,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