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底跟别人差在什么地方?什么原因构成这种差异?我们来聊一下。
差异的人格首先,我们跟他人的差异来自于个性差异,个性方面的差异是差异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从这里开始,我们跟他人分道扬镳,各走各的路。
■遗传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个性即可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下来的,或者叫天生、与生俱来。你的个性和思想感情、思维方式自从出生后就是固定不变的,生活的经历和教育过程对个性几乎没有什么作用的。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在很多方面都是来自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子结构。一个人的智力、敏感性、语言、数学、音乐等才能都与遗传有关,神经系统的某些遗传特征可能影响到某些个性的形成,母亲的某些心理病理症状与儿童的胆小退缩的性格有关。母亲患有恐惧症或焦虑和抑郁,她的孩子胆小退缩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孩子。(我同学是医生,却无论如何治不好自己的头疼,因为是遗传,他老爹头疼,他和他哥哥都头疼,且查不出原因,治不了;在我们的同事那里,他母亲强迫症,我同事也是强迫症。)
人的遗传属性有一个研究者曾对多对刚刚出生就分开了,并在不同地域成长的同卵双胞胎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双胞胎在很多方面是共同的个性特征。(一对双胞胎分离了39年,在相距公里的两地成长,但研究者发现他们买了型号、颜色一模一样的汽车,抽的是同样品牌的香烟,给自己的狗取了相同的名字,而且常常去距离各自公里的海滨去度假。这说明遗传因素,是个性的自然前提,在人格的塑造方面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于是,遗传是最强大的差异。后天傍大款的人,却无法选择先天不傍大款。什么意思呢?傍大款是后天的事情,然而先天个性中的行为色彩已经为后天这个人傍大款注入了无法改变的基因,这种基因会随着他的成长和认识不断深化,最终铸成他的行为。
有一句谚语说得真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也有一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因此,你如果是一家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主管的话,在您招聘重要岗位人才的时候,建议看一下他的家庭成分,是有很多科学道理的。
说到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双子杀手》,派拉蒙公司出品,李安导演,威尔·史密斯的电影。看了你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电影《双子杀手》■环境
如果说个性特征完全由遗传决定,那么从个体出生之时,其个性就应该固定下来,并且在成长过程中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环境因素在个性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环境具有一定的塑造力环境因素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外部因素,包括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背景、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方式、朋友和社会群体的互动,它是决定个性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儿童胆小、退缩的程度比美国儿童高。美国父母认为开朗大方、好交往的行为比害羞、胆怯行为更合乎社会需要,而中国妈妈则认为儿童要顺从、听话。这也许是美国儿童胆大、进取的比例要远远高于中国儿童的原因之一。)另外,父母自身的行为方式也会成为儿童效仿的榜样。研究表明,具有暴力倾向的父母,孩子就会形成粗暴、急躁、蛮横、恃强凌弱或者胆小、懦弱、退缩的个性特征。
因而,培养一个成功的人,应该从环境改变开始,要不断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和成就的环境,这个人才会发挥其擅长,激发其潜力,创造出不可估量的业绩。
在公司里,环境首先是制度环境。一套优秀的制度会激励人向着前进的方向奋斗,一套落后消极的制度,会逼良为娼。其次是工作环境,这是最基本的物质环境,比方说夏天有没有空调,北方冬季有没有暖气,办公桌上有没有绿植,有没有污染物等等。还要注意培养一个非常宜人的人文环境,这才是关键,人文环境会让大家团结起来,人文环境是一种文化,具有一定的凝聚功能。
你的员工如果总是羡慕别人的工作岗位的话,只能说明我们差在环境制造这一步了,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我们的职员营造一个美满的职业环境,让他们有优越感。
■情境
一般来说,个体的个性是稳定而持久的,但在不同情境下会有所改变。不同情境要求一个人的个性表现出不同的侧面,因此我们不应该孤立地看待个性模式。(在人力资源招聘情境中,聪明的应聘者会根据岗位需要和职业特点,表现出相应的个性特征,而这种表现完全与自己的本质个性特征难以吻合,也在恰恰维系其本质个性特征。由于教学情境是一种感染和影响性的群体行为,那么要求从教者不能把自身情绪带进课堂,所以,教师必须按照教学需要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以满足教学规律。你们现在看到的我,与那个真实个性的我可能吻合,也可能千差万别,因为,我们只是在这么一种情境中接触而相互了解,很片面也很局限。因此,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是这个道理。)
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总结一下,个体的个性是由基因决定的,遗传奠定了个性赖以形成的物质基础。环境因素对个性的形成起着塑造作用,个性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情境中个性会随条件而变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