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郑恺通讯员胡文喆
12月21日,记者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获悉,该局主动作为针对“后海滨路—海德三道”路口拥堵问题,开展了专项交通治理工作,通过道路标线重新划设、局部拓宽道路、交通组织优化等微小型改造措施,将节点通行效率提升22%。
车流交织严重等引发拥堵倒灌
据了解,滨海大道转后海滨路是后海中心片区重要的对外联系通道,在高峰期交通需求较大。但因“后海滨路—海德三道”路口距离滨海海滨立交仅米,高峰期极易引发拥堵倒灌。同时,“后海滨路—海德三道”路口北进口主辅交织区仅35米,高峰期主道右转车辆与辅道左转车辆交织严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道路通行效率,从而导致主道车辆排队并倒灌至匝道上。
“首先,将路口南北进口的左转车道改为直行车道,并在3、4车道间增加隔离护栏,保障不同车流各行其道,提高通行效率;同时,在路口增设指引标牌,引导车流绕行;此外,还拓宽了路口南侧出口道与东侧掉头口,保障路口运行顺畅。”该局工作人员表示,经过深入调研后,该局制定了3项措施治理“后海滨路—海德三道”路口拥堵。
改造措施让节点运行效率提升22%
在上述方案制定后,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积极协调城管、交警等相关单位,全力推进施工进程。11月28日,“后海滨路—海德三道”路口拥堵治理工程完工。经过连续3天的早晚高峰监测,滨海大道辅道转后海滨路南行匝道倒灌现象得到有效缓解,拥堵改善效果已初见成效。
其中,该路口南北进口左转车道改为直行车道后,节点运行效率提升22%,节点服务水平提升;在3、4车道间增加隔离护栏后,车流交织问题得到明显好转,滨海大道辅道东行转后海滨路南行匝道的高峰期车辆平均排队长度,由改善前的米缩短为54米,车流倒灌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南山管理局有关人员表示,将继续采取“短平快”的治理措施,在后续工作中,不断探索优化治理模式,以点带面逐一解决辖区内交通拥堵点,继续扩大南山交通治堵成效,为市民构建更加完善、高效的交通路网体系。
审读:孙世建罗希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