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其实也就是结构图,首先确定几个主题,然后把主题进行发散,最后把各个主题之间进行发散,从而形成知识网络。目前,中小学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会要求学生画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在小学期末复习中如何应用呢?
一、写作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不会写看图写话,三四年级的小朋友不会写作文。
那么思维导图就可以帮助孩子审题,组织素材,划分作文的结构,具体怎么做,快来看看吧!
看图写话,无非就是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评价
这种方法,先让孩子快速找出图片的重点内容,写话的必备素材。
找到词语,
利用词语组成句子,
再用句子组成段落,
一篇看图写话就完成了。
有不少小朋友是写作困难户,
不会审题,
不会组织语言,
阅读太少,没有素材。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
小学大部分的作文是记叙文,
一小部分是夹叙夹议。
这也就告诉我们,
在写作文的时候,
可以按照一定的结构来写文章。
最常见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
总分总的结构比较严谨,
开头点题,中间应题,结尾强调。
每段话,可以采用总分的结构来写
就是每段话的开头都有一句中心句。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海滨小城》,
家长们可以和孩子再次重温这篇课文。
二、基础知识分类
家长们就和疑惑了,哪些是基础知识啊?
基础知识知道要分类,怎么分类啊?
一二年级的可以以字词来划分,
到了三年级的可以按照文章来分,
比如每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人物的主要性格,
就像我们三年级快乐读书吧里面的那种人物时间结构图来分就可以了。
数学的分类主要体现在知识的相互联系:
其中图形、运算定律之间的关系式一定要理清。
思维导图是一种工具,工具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习的,复习的时候做一个简单的知识梳理,进而形成知识的脉络,进而能够举一反三。
三、查漏补缺
在画思维导图的时候,不能看书,不能翻笔记,需要凭借自己的记忆来画。
思维导图画得越详细,说明孩子的思路越清晰,知识掌握得越牢固;
思维导图画得越简陋,说明孩子的思路越模糊,甚至有些知识已经遗忘。
遗忘的知识,就需要补起来。
总的来说,思维导图就是头脑知识的直观呈现,能够找到越多的关系,说明知识掌握得越牢固,反之,说明孩子的学习状态不佳,复习的时候要多花点功夫。
四、有趣新奇
画思维导图就像画画一样,比读读背背写写要有趣得多。
除此之外,还能启发孩子的思维,让孩子的思维活络起来。
家长们,看完了文章如果觉得这个方法不错,那就来赶紧试一试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