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旅居车的发展来看,人们对旅居车的保温问题非常的重视,但是,我国房车在保温这个问题上和海外房车也还存在在一定的差距,不是我们的房车无法提供更好,更有效的保温,而是目前我们的房车行业对于保温其实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更不用说是否有任何可以出现在使用说明书或车身上的标识,例如海外有不少房车都会有一个“四季使用“标识,代表了此款房车可以在零下使用;正是因为我们对于房车保温的标准缺失,从而导致了各个厂商都独立“作战”,进行各自的冬季测试。
但是,我们的房车行业真的没有任何关于保温的标准吗?
国内旅居车的保温标准
其实在现行的QC/T-《旅居车》行业标准中,对于旅居车保温的问题是一句话:
4.2车厢
4.2.1车厢应具有一定的保温性。在厢体内,外温度(平均值)之差为20℃~25℃时,厢体的传热系数应小于或等于1.4W/㎡.K
其实上面这段话是出自更早的一个行业标准,ZB/T-87《住宿车通用技术条件》而来,虽然当时没有房车的概念,但是这份《住宿车》行业标准在某些细节上却定义的非常细致,例如吾羊曾经在介绍宿营车时曾说过的对于使用温度环境的分类,其就写的十分的详细:
2.1整车
2.1.1住宿车应能在下列环境下正常使用:
a.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时);
b.环境温度:
A类住宿车-40~40℃
B类住宿车-25~40℃
C类住宿车-10~40℃
......
2.1.19A类车载-40℃,B类车在-25℃的环境温度下使用时,住室内壁,顶蓬及地板处不应出现凝霜或凝露,窗玻璃处不应出现水滴。
2.2车厢
2.2.1车厢应具有一定的保温性。在厢体内,外温度(平均值)之差为20℃~25℃时,各类车厢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表2的规定。
A类,B类:合格品不应大于1.2W/㎡.K,一等品不应大于1.1W/㎡.K,优等品不应大于1.0W/㎡.K;
C类:合格品不应大于1.4W/㎡.K,一等品不应大于1.W/㎡.K,优等品不应大于1.2W/㎡.K;
2..住宿车应设置制冷设备。当环境温度为40℃时,制冷设备应能在2h内将住室的平均温度降至25℃,且最高温度应符合表5的规定。
合格品最高温度不高于28℃;一等品最高温度不高于26℃;优等品最高温度不高于25℃;
2..4A,B类住宿车应设置取暖设备。当环境温度分别为-40℃和-25℃时,取暖设备应能在2h之内将住室的平均温度升至20℃,且最低温度应符合表6的规定。
合格品最低温度大于10℃;一等品最低温度大于12℃;优等品最低温度大于15℃;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现行关于旅居车的保温标准在几十年前其实仅是住宿车最低的合格标准,不是我们没有标准,而是我们房车行业的那些主流改装厂,把一些细致的划分统统给删除了,所以导致出现了现在家家都说自己的房车如何耐低温,几明治的车身怎么好,可以在冬季零下多少度使用等等宣传,虽然有部分的改装厂确实有过人之处,但是也不乏更多的厂家过度宣传,纯属忽悠广大车友,探其根源就是目前没有一个标准的测试方法。
不过,未来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反转,吾羊发现在即将实行的GB/T-《旅居车车辆居住要求》中对于保温与供热提供了更加详细的分类,如下:
7.1保温级别
旅居车辆应在用户手册和车身明显处添加标签说明保温级别,保温级别规定如下:
a)1级:该等级无需供热;旅居车辆建筑要素的平均传热系数不应超过1.4W/㎡.K;
b)2级:当车辆外部温度为0℃时,旅居车辆内部区域与车辆外部的平均温差应不低于20℃;旅居车辆建筑要素的平均传热系数不应超过1.4W/㎡.K;
c)级:当车辆外部温度为-15℃时,除卫生间外,旅居车辆内部区域与车辆外部的平均温度应不低于5℃;旅居车辆建筑要素的平均传热系数不应超过1.2W/㎡.K,且旅居车辆在室外温度为-15℃环境下放置60min后,净水,废水和排污系统均应能正常工作。
注:旅居车挂车建筑要素包括窗户,门和屋顶灯灯。
7.2保温性计算
特定气候条件下供热需求量按照附录E的规定计算。
不难看出,这份即将于12月1日开始生效的标准和80年代的《住宿车》相比,虽然还是没能恢复那么细致的要求,但是对于现行房车保温的要求已经做出了不少的改变,主要体现在这份推荐性国家标准中明确了,三个保温等级和需要添加明显标记的要求,如果这个标准能够顺利的被厂家所采用,那么我们广大的车友就可以知道这款车的真实保温性能,也不用听直播间里的各种忽悠了。
保温的两层意思
如果你认为保温仅是冬季使用房车的一项指标数据的话,那么其实还忘记了保温的另外一层意义,那就是夏季的隔热。
保温顾名思义,就是保障车厢内生活区域一个适于居住的生活温度,那么如果是冬季是保障车厢内的温暖,那么夏季就是保障我们车厢内生活区的凉爽,所以我们说的保温其实是两层意思。
那么,无论是你购买成品车,还是自己动手改房车,床车的时候,都要注意材料的选用,因为这个和保温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
常常会有车友问,是买一台铝板蒙皮的车厢,还是买玻璃钢蒙皮的呢?下面吾羊就从两个材质的导热系数来说一说。
铝板VS玻璃钢
其实无论是铝还是玻璃钢车身,其实大部分都是一层蒙皮,所以这种车身我们一般称为复合厢体,我们今天仅从保温的性能来说这两种厢体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夏日下的金属一般都会很烫手,铝作为纯金属的一种,它的热导率是W/㎡.K,而玻璃钢的导热率仅是0.4W/㎡.K,从这个方面来说,铝蒙皮的房车厢体在夏日中会把更多的热量传导到车内,而冬季则把车内更多的热量传导到车外,这个也同样适用于厢体内的骨架结构,为何有得厢体用铝合金骨架,有得则用PVC骨架,有得则干脆用木头,除去成本得考虑,其实厂家也是在考虑金属的热传导性,大量金属材质用于厢体的话,势必需要做断桥处理,把金属的热传导阻断。
单从热传导上来说,显然玻璃钢更适合做复合厢体的外蒙皮。
还有,为何我们一般不会选用铝制的家具,虽然铝制家具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它由于一般需要固定在车体,所以与车体连接的铝制家具比常规家具的热传导系数更高,而一般作为房车家具的胶合板导热率仅0.15W/㎡.K,这也就是目前铝制家具不太流行的原因,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私家车内的座椅,内饰都是金属的,你在夏日暴晒之后,你敢当时坐下吗?
另外,我们常常听到厂家宣传的双层亚克力玻璃,是一种丙烯酸树脂(PMMA),其作用其中一项就是热传导比普通玻璃更低,如果采用普通双层玻璃,热传导为W/㎡.K,而双层亚克力则为2.7W/㎡.K。
总结
房车保温一直是房车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它关乎着这台房车的使用环境,以及车友的住宿体验。
现在,我们看到了中国房车产业又重新拾回了保温这项功能的标准,虽然远没有达到我们车友所需要的标准,那至少对于现在目前混乱的房车行业来说,也是在不断的进步中。真的希望,我们能越来越规范房车行业,让我们的车友更加方便,更加简单的买到适合自己的房车,无论是在冬季的东北,还是夏日的海滨,在房车的旅行中更加快乐的出行,享受更加舒适的房车生活。
如果你对于本期的内容有任何的建议和补充,欢迎评论区告诉我们,吾羊将在下期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自改房车的保温处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