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沿海“岸钓”期待精细化管理
轻杆一片随波荡,又见闲翁钓海潮。
旅游旺季到来,在风景优美、游人如织的音乐广场等海滨景区,一些垂钓爱好者扎堆在近岸护堤上钓鱼,成为岛城独特的景观。但是,由于缺乏安全保障、秩序管理等措施,岸边垂钓安全隐患凸显;同时,无序的“鱼竿阵”也不可避免地对近海市容造成了不良影响。
一方面,广大垂钓者的兴趣和需求需要保障;另一方面,由此产生的扰民、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应该说,作为休闲海钓方式的一种,沿海岸钓秩序还直接关系到城市对外形象,对该类行为的规范管理日益提上议事日程。但由于该领域目前存在主管部门不明确、法规不健全等短板,管理上难免存在一定难度。目前,我市正处于争创文明典范城市的关键期,海岸风景秩序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未来如何有效规范海边垂钓,为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状
前海钓鱼人“扎堆”市民呼吁规范管理
碧波荡漾的海边,有人悠闲地架起几根钓竿,等着鱼儿上钩……这些青岛人的日常生活,在外地游客眼中,曾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但随着海边钓鱼的人越聚越多,他们与游客的矛盾也随之而来。近日,多名网友在观海新闻客户端“直通”平台上留言,反映音乐广场附近有人钓鱼扰民问题。
记者前往音乐广场看到,这片海岸的护栏上挂着多个印有“前方海域禁止潜水、垂钓,以防发生风险”字样的警示牌。但在警示牌旁边不远处,就是钓鱼人布下的“鱼竿阵”:40多根长短不一、不同材质的鱼竿彼此间隔1米左右,斜搭在海边护栏上。记者观察,这些钓鱼者每人同时都照看着四五根鱼竿,他们不时摇轮收线、更换鱼饵,再甩竿将鱼钩送回海里,潇洒的甩竿动作吸引了不少孩子驻足观看,但家长们看到空中胡乱飞舞的鱼钩和铅坠,都吓得赶忙拉着孩子远远躲开。
记者与钓鱼人交谈了解到,经常来这里钓鱼的人有十多名,钓鱼是他们的一种爱好,虽然每人有多根鱼竿,但能带回家的鱼并不多。一名钓鱼人表示,景区挂了“禁止钓鱼”的牌子,也经常有保安前来劝阻,但他们对此并不认同。“这种规定没有法律依据,钓鱼是很有青岛特色的休闲活动,应该被保护。”他说。对于游客担心的鱼钩伤人问题,他表示:“在海边钓鱼的都是老钓友了,大家平时都很小心,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但身边的游客对此却有不同见解。来自曲阜的颜先生认为,一两个人在海边垂钓是风景,但这么多人在海边钓鱼难免会成为一种打扰。“钓鱼人甩竿时再小心也有失手的时候,这种行为本身已经对他人安全构成了威胁,职能部门应规范一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除了音乐广场之外,团岛鼻、八大峡中苑码头、小青岛、太平角、台湾路和麦岛南侧等岸边垂钓的人也不少。此外,西海岸新区的唐岛湾,崂山区的八水河、崂山头、青山、返岭等也是钓鱼人扎堆的地方。“这些钓点大部分位于海滨风景区内,岸钓用的鱼钩大、铅坠也重,钓鱼爱好者在人员密集的景区甩竿,确实存在刮伤人或砸到人的风险。”一位长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