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海滨 >> 海滨图片 >> 正文 >> 正文

你知道吗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居然有中日俄三

来源:海滨 时间:2022/8/13

有一座城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坐拥黄渤两海,北倚大陆,南眺山东,西守京津,东接日韩,是东北亚地区的海上交通枢纽、工业重镇。因其美景如画,气候宜人,被誉为“北方明珠”和“浪漫之都”,这就是大连。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在历史上居然曾经有过三个不同国家文字的名字,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由我为大家细细道来。

在大连东部海域上,有许多小海湾,它们连在一起,统称为大连湾。为什么叫“大连”呢?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大连原称“褡裢”,本意是钱袋子,口小而腹大,因为大连湾港口小而湾内广阔,形如钱袋子,由此而得名;还有人说,大连湾是由许多小海湾连接成一个大湾,因此而得名;比较有趣的一种说法是,大连湾这一带沿海盛产牡蛎,当地人俗称海蛎子,因为这里的海蛎子个大味美,产量丰富,所以当地人把这里叫做“大蛎子湾”,后来建港,由谐音演变成了“大连湾”;最后一种说法是,大连的得名起源于满语的音译。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从遥远的东北腹地长途跋涉到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海之滨非常不容易,因此,最早来到这里的满族老祖宗把这里叫做“达连”,满语的意思就是“遥远的海岸”,译音就成了“大连”。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大连三山岛

十九世纪初的大连只是一个叫做青泥洼的沿海小渔村,满目荒凉,远没有如今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景象。年,北洋大臣李鸿章筹建北洋水师,将大连湾作为水师军港的备选地址,年(清光绪六年),在李鸿章上奏给光绪皇帝的折子中,将大连周围二十余小岛合围的海湾统称为“大连湾”,这是“大连”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正式文献中,而此时,大连也还并不是一座城市。

作为一座城市,大连的第一个名字叫做“Далянь”,没错,这是一个俄文名字,汉语音译为“达里尼”。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难道大连是俄国人建造的吗?

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战败的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包括旅顺在内的辽东半岛给日本。此举引发其它列强的不满,尤其是俄国,认为日本在辽东半岛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它在中国东北的利益。在俄国、德国、法国等国的斡旋下,日本同意由清政府出钱赎回辽东半岛。年沙俄以干涉还辽有功,迫使清政府与之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及续约,大连成为沙俄的租借地,沙俄得到了其在远东地区梦寐以求的出海口,一个地理位置极其优越的终年不冻港。

年9月28日,根据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命令,一座全新的城市拉开了兴建的序幕,新城市命名为“达里尼”,在俄语里的意思是“远方”,比较符合实际,又正好与“大连”谐音,实在是一个完美的名字。首任市长是萨哈罗夫,俄国著名的建港专家,他和德国人盖尔贝茨共同制定了达里尼市港口和城市设计方案,港口设计以俄国黑海的“敖萨德港”为蓝本,城市建设则仿照当时公认世界上最好的城市法国巴黎,到年时,达里尼已经初步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国际城市,梦想眼看就要实现了。

达里尼初建时期

年,日俄战争爆发,中国东北成为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陆地上的主战场,而软弱的清政府竟然宣称“中立”,静观两头嗜血巨兽在自家的土地上肆虐。日军于年5月30日,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达里尼市,俄国人仓皇逃走,几年前的梦想转眼成空,而大连则有了第二个名字——“ダルニー”,发音为“Dairen”,实际上也是“达里尼”的日语发音,从此,日本对大连实行了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

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大连

抗战胜利后,大连回到祖国的怀抱,被命名为旅大市,即旅顺与大连的合称。年,正式改名为大连市,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旅游和贸易中心。

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