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明市,别名西贡,有“东方巴黎”的称号。
决定行走越南,并不是因为什么情怀,仅仅只是因为多瞄了两眼机票,觉得价位合适,于是就办了签证,定下了行程。
出发前才开始做攻略,看到网友们提醒最多的就是:飞车党很多,必须严加看护自己的财物。这一点我们倒是牢记在心了,走路差点连手机都不敢拿出来玩。
但网友们没告诉我,稍不留神,你可能就会经历一场啼笑皆非的“越囧”之旅。
胡志明市:仿佛回到老市区
从香港出发,抵达胡志明市正好是下午。
掏出酒店预订界面递给的士司机看,顺利抵达范五老街。
第一眼见到的胡志明市像极了我们的九十年代,房屋破旧、摩的成群,拥挤的道路两旁小商店和酒店五花八门。
到酒店放下行李,稍作休整后,我们外出去寻找越南的第一餐饭。
在夜市里晃了一圈,最后随便找了一家大排档坐下。老板会英语,菜单也配有图片、英文和价格。一餐饭吃下来,没想到竟然是被一碗河粉俘获。新鲜的牛肉,搭配香茅草、豆芽、柠檬和辣椒,那一刻我甚至觉得它丝毫不比家乡的粿条逊色。
吃过饭沿着夜市附近散步,这仿佛是一个越夜越嗨的地方,整一个街区人声鼎沸,小摊位上的商品琳琅满目。
过马路的时候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把摩的风采,双手下意识地护住自己的背包。
街角墙壁上的宣传画,有那么一瞬间让人产生了一种时代的错觉感。巷口的果汁冰摊,又让我以为回到了老家的某一个角落。
回到酒店后向前台预订了第二天的湄公河一日游,前台一听到“mekongriver”,迅速掏出行程报价单,想必这是游客们的热门选项之一。清点了一下当天取的现金,“暴发户”既视感扑面而来。
十月份的越南和广东沿海一样依然燥热难耐,酒店空调不给力,楼下酒吧彻夜喧嚣,一晚上没睡好,干脆起来看看五六点钟的天空。
七点钟左右我们下楼去吃早餐,没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酒店,居然还提供了丰富的早点,国内高出一两百价位的酒店真该好好学习学习。
湄公河比自己想象的要“浑浊”得多,同车的团友来自各个国家,上车排队有序,没有人推搡和抢座。并且一路上大家基本都很安静,除了几个黑色皮肤的哥们,大概是家庭氛围太好了,一路欢笑不断。
我们就乘坐着这样的小船,穿梭在湄公河上。
团餐看起来有点“瘦小”,赶紧买个椰青安慰一下自己。
下午散团后,朋友说得去看看西贡河,于是我们沿着街道一直走到了河边。
她打趣到:“这还没有我们的珠江好看啊。”
随后我们俩又晃到了歌剧院门口,这附近有一个商业中心,和范五老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视觉上更像是一个富人区,豪车和名牌包包随处可见。
逛累了在附近咖啡馆坐下,喝了来越南后的第一杯冰咖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蛋糕可以不吃,但咖啡不能不喝。
第二天,看西贡圣母大教堂之前,我们先把行李拿到预订的另一家酒店去,没想到就遇到了越南的第一个坑。
早上到酒店,前台告知客房还没收拾出来,让我们晚点再回来办入住。
于是我们放心地出去逛吃逛吃,晚上八点多回去,前台却淡定地告诉我们,没有房了。
理论了一番,他说解决方法是退钱,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看着天色已晚,气不过的我们和对方狠狠地干了一仗,直到打电话找经理解决,对方才给我们在隔壁酒店开了一个相同的房间。
西贡圣母大教堂,因用红砖建成,也被称为红教堂,是很多婚纱照的取景地。旁边就是中央邮局,可以给朋友们寄明信片。
地道的越南菜似乎并不太合乎我们的中国胃,但依然没有阻挡我们的好奇心。旅途不就是这样吗,在陌生中不断去尝试,就像在生活中一样,寻找多一点点的可能。
芽庄:沙滩与海水碰撞
第四天,醒来后,打了的士前往机场,预计在下午抵达芽庄。
大概司机只听懂了“airport”,行车途中她几次回过头来看我们,似乎欲言又止。
到了机场以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她大概是想问我们到哪一个航站楼,飞国内和飞国外是不同的,也许是不会说英文,从外观和语言判断我们是外国人,因此直接把我们拉到了飞国际的二号客运楼。
就这样,我们两个人找了几圈都没有找到办理登机的柜台。最终在服务台的帮助下才明白自己走错了,于是又折腾了二十分钟左右才找到一号客运楼。好在预留的时间够多,才没有误机。
芽庄是一个海滨小城,来这里的人大概都是冲着海水、沙滩和海鲜而来。
前往婆那加占婆塔途中,迎来了在越南的第二个坑。
我们打了一部的士,拿出手机上的景点信息给司机看,他立马点点头发动了车。
五分钟后他在一个教堂门口停车,示意我们到了。我再次拿出手机,用英语和翻译软件告诉他这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没想到他根本没有要理会的意思,指了指打表器上的十万越南盾,示意我们付钱。
几番交涉,他都似乎在装疯卖傻,于是我们索性付钱下车,不再做无谓的争执。重新打了一辆车,才顺利到达目的地。
婆那加占婆塔是印度教的建筑,供奉天依女神。
当天看到很多人过来参拜,同时也有很多当地人在这里拍婚纱照。高处的树荫下能看见远处的港口和海岸。
下午回到酒店不远处的沙滩边玩水,顺便围观了一场沙滩排球赛。
晚饭在海边的自助bbq店里解决,吃过饭以后,又踩了越南的第三个坑。
酒足饭饱,朋友说既然来了,当然要尝试一下当地的“马杀鸡”呀,然后拉着我走进了餐馆后面的一家spa。
可是从我们进门开始,店里面的工作人员都不搭理我们。我们(两个女生)觉得是不是自己气质不行,看起来不像要做spa的人,于是舔着脸要求别人给我们做“马杀鸡”。
奇怪的是整个按摩过程,两名女员工都显得很冷漠,被按得嗷嗷叫一番之后我们走出门去,我无意间发现自己的背包有被翻过的痕迹,好在并没有丢失什么东西。回过头去看了一下门口红色的灯火,朋友猛地拍了一下我的后背,惊叫一声:“误入红灯区啦!”
那一瞬间我才明白为什么店里的人都一副不愿接待的样子,真是又气又好笑。好好的一趟旅行,硬是整成了“越囧”,赶紧喝一杯冰咖啡压压惊。
在连续踩坑之后,“越囧”之旅即将画上句号。
朋友说下次旅游还要跟我一起,因为我可以用英语和别人吵架;我说我不想和她一起了,因为她会带我掉坑。
而那一次旅行之后,分隔两地的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了。
嘿,朋友,别来无恙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78.html